张勇 通讯员 邹昌义 杨漾
“小姑娘怎么也熬夜守点?”4月18日深夜,一位货车司机路过云南河口县信合水电执勤点,见到女辅警李舒凡还在检查人车,不解地问。
“和同事们换着值守,也没啥。”李舒凡微微一笑,口罩上方是乌黑清澈的眼睛。她的执勤点在滨河路,路旁的红河是边境界河,河对岸就是越南。
李舒凡站在警戒线旁,认真查验通行证。“橙、紫、绿、蓝、黄、红,不同颜色的通行证代表不同的活动范围,您的通行证限定您在滨河社区活动,请您返回。”
24岁的李舒凡做过舞蹈老师,打过工,做过电商,去年9月穿上了警服。今年2月16日河口新冠疫情爆发后,河口强化边境地区管控力度。舒凡主动请缨去一线,不料一去就是60余天,辗转多个执勤点。
截至4月20日,河口公布累计确诊病例23人,这对人口仅10.2万人的边境小县而言,已是黑云压城。
同在一个县城却长达60余天未曾见面,这是河口边境管理大队辅警李舒凡一家三口的2022年春天的抗疫生活。
在中越贸易市场附近值守时,李舒凡和丈夫的小家就在执勤点对面。“去年年底刚领的结婚证,婚纱照还没来得及拍。”闭环管理隔开了这对年轻的小夫妻,却没隔开他们的心。
半月前,一名骑着摩托、胡子拉渣的中年男子来到执勤点,面容焦急憔悴。“他不是本地人,在河口坝洒工地打工,亲属在老家过世了,着急回家却拿不到通行证。”李舒凡立即联系坝洒派出所,帮助民警核实情况,并联系政府部门办理了临时通行审批表。
“穿着这身警服,帮群众解决困难,本身就有一种被需要、被信任的幸福。”李舒凡说。
妈妈李凤仙是河口县交通局职工,疫情爆发后,她到北山停车场执勤点执勤。由于交通管制,滞留河口的外地货运司机被安排到北山停车场进行集中闭环管理,180辆货车、200余名司机,却只有四五名执勤人员,李凤仙和同事们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刚开始管理时,每天都有人来求助,想住院的、要做核酸检测的、想回家的,每个人心里的弦都绷得紧紧的。”李凤仙说。任务最重那几天,她每天都忙着保障核酸检测,转运密接群众、排查疑似患者,有时一天睡两三个小时。尽管北山停车场距离女儿的执勤点只有几百米,二人却难以谋面。
“在最忙最累的时候,女儿成为我的精神支柱。”李舒凡每晚和家人视频,互相分享一天的工作。
4月10日一大早,转运车从城区闭环管理酒店出发,沿山坡爬行,行驶至每天工作的第一站——河口县山腰隔离点。
李舒凡的爸爸李才艺从转运车上跳下,熟练地搬运污水桶,打开抽水机,开始作业。浓浓夜色中,工作人员正在对污水进行消杀和清运,转运车上已经装了上百公斤废水。李才艺告诉记者:“等它装满后还要再来一趟!才能把这边所有废水清空,确保隔离点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日产日清。”
“每天转运三趟,往返20公里,全程只有我一人。加上污水消杀、装车的时间,每天连续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是常事。”疫情发生以来,李才艺在隔离点和污水处理厂之间往返了3600公里。他是河口县自然资源局职工,也是这个三口之家奋战在高风险“疫”线的一员。
60余天与父母未曾见面,李舒凡感触良多:“只有大家都好了,我们的小家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