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质量发展”是校园里的热词。自2022年11月11日至2023年1月6日,学校连续召开党委专题办公会,对17个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逐一“会诊”,把脉各学院未来发展。当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立足学校学科特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做足做强做活“外”字文章上下功夫,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着力培养各领域高质量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要务。我们不断优化学科布局,着力培养各领域高质量专门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黄宝印认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强国所需、复兴所要,必须从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战略地位来充分认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提出本科要强化通识教育改革,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面向职业领域和胜任能力培养,博士生教育更强调学术创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肖欣荣认为,培养人才不仅要达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更要为党、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可用可靠之才。
“我们要聚焦学校优势学科领域,既要拓展世界视野,也要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问题。”黄宝印表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要在建构中国自主原创的知识体系、增强中国学术原创力方面持续发力。
创新人才引育管理体制机制
过去半年多时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思想大讨论。师生共同参与的大讨论设立议题387项,截至目前已经开展2场专题报告会、308场各种形式的讨论。
“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特点,持续提高办学育人质量和治理能力。”黄宝印说,深入开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思想大讨论,增强思想力、扩大共识力、提升执行力。
针对高校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中存在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倾向,黄宝印表示,教育评价要力戒简单化,推进科研评价改革,落实好“破五唯”,强化高质量科研成果导向。
培养高素质人才靠“高研值”师资队伍。从科研经费管理、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到惠园特聘教授、惠园杰出学者学科团队建设合同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逐步修订完善人才制度,进一步激发科研教学人才活力。
结合“双一流”发展定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重点打造“数字经济”“低碳经济”“国家安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区域国别”“涉外法治”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科研创新平台,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学校在人才引育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护航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德球深深感受到学校对人才队伍的重视和关心。
开放办学加强交流合作
1月7日,“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新年论坛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五周年大会”在国际交流大厦二层报告厅举行,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对外开放”为主题,并宣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成立。这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对外交流的具体实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围绕重大现实问题,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开展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既要更好更多地引进人才和优质办学资源,也要敢于善于走出去办学。“引进来”方面,截至2022年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学国际学生2285人。2022年,共有518名国际学生从这里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走出去”方面,公开信息显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目前共设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
“我们不断加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牵头组织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黄宝印表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要将国际交流与合作理念内化于办学治校思想和具体举措,尽早形成开放办学、国内外资源有效利用的良性运行机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江萍认为,教师要牢记“国之大者”,通过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牢记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教学科研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1级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熊子懿说:“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要加强实践探索,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记者 李万祥